第150章 元青花的幽蓝神采(2/2)

我也有这个眼力和能力。

他看没啥看上眼的东西了,他高兴的回了房间,他兴奋的拿起了这个碎了瓶口的青花梅瓶。

傍晚,赛宝结束,藏友和围观的百姓们纷纷离去,有的在园子里看灯游玩。

陈龙杀了几个猛兽,做了一顿满汉全席。

请一些官员贵客和生意伙伴一起吃的晚饭,一起赏月。

查干和六爷他们也都坐在上宾位置,大家聊着古董和今天见闻,都是古董行的人,说话不累,聊的很尽兴。

张文龙看着一桌子一百多道菜肴,想起几个月前自己饥肠辘辘的走在京城琉璃厂,感觉时过境迁,恍如隔世。

晚饭后,客人们吃完饭纷纷坐着马车回家过节。

陈龙布置了一些月饼和点心,大家坐在庭院里闲聊赏月。

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,关于它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:

普遍的说法是:唐朝时,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,平定其屡次的侵犯,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,转战边塞,结果屡建奇功。

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。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,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。太宗李世民大喜,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,取出彩色圆饼,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(即月亮)。”

随后,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。从此,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。

还有一种说法是:在古代,饼被当作祭祀用品,用来祭拜神明。一次巧合,唐军裴寂受圆月启发,制作了圆饼,以此解决军粮紧缺的问题,后来发展为月饼。

宋末元初周密的《武林旧事》中,在讲到食品种类时,列出了“月饼”,《梦梁录》中的月饼,是归到蒸制食品中的,是日常食品。

据记载,月饼在明代真正成为中秋节的标配,月饼已经当中秋节的必备食品,明代以后始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大量记载。

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记载月饼是圆的,卷二中记载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祭果饼必圆。”

总的来说,中秋节吃月饼,寄托着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,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。

陈龙取出来那个他买的青花梅瓶,放在桌子中间,月光下,这个青花梅瓶的幽蓝神采,惊艳了众人……

陈龙看着这个梅瓶,虽然有些残缺,可是也爱不释手。

他说道:“你们说他是洪武左右的瓷器,比较靠谱。这个其实元代的瓷器,古董行都说元无青花,史有定论,这个说法是错误的。元代有青花瓷,就是这个……”

大家安静的听陈龙说下去……

陈龙看了一眼天空的月亮,好像想起了往事,他有点出神……

他又看了一眼眼前的梅瓶,对着大家说道:“可惜这个梅瓶残缺了,这是难得一见的宝贝,朱元璋大赏功臣之物。

绝非寻常,我给了他五两银子,这个瓶子不残的的话,值百两黄金,月有盈缺,人也难圆,世间事哪里那么多尽善尽美,收藏,切记贪婪。”

他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张文龙说的,张文龙毕恭毕敬的点头,认真听着陈龙讲话。

在座的都是经历丰富的古董中人,可是,他们都认真的听着眼前这个瘦弱的老者讲话,这人曾经是盗墓界的奇才,传奇人物……

陈龙说道:“我给大家讲一段往事,那是我年轻时候跟着焦四师父盗墓的事,那一年,我们干了一个元朝大墓……”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