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安置流民(1/2)

过了新年,步入公元181年,廖化已经13岁。

廖化早早安排红薯种植,可是还没有安排下去,各乡、亭、里长,族老齐聚县衙3恳求田丰,给予红薯种植扶持。

原来,听说红薯产量大,价格高,收入更多。各乡、亭、里长,族老一商量,来县城求见田丰。

“元皓,这正是我们以前计划好的事情,那就把红薯下发下去,派人指导红薯相关种植技术,今年全面推广!”

“主公不可,如若免费下发,则民不珍惜,甚至出现,自己吃掉,再来索要。相反,不但不能免费,还要提高价格,这时间,越贵,农民反而会疯抢!”

“是我考虑欠妥,那就定为10钱一个,或者收获是上交5个同等红薯。”

后世都是按重量买卖,这时间红薯贵重,都是按个卖。

“好,如此,获得钱财还可以修缮城墙,修桥铺路。正应主公之: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”

红薯很快向全县售卖下去,虽然有不少人大骂田丰无耻——替廖化挨骂了,收购时,3钱一个,现在10一个卖出,可都咬牙买了——种植后收益更大呀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