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太上和太后的意思,不一样?(1/2)

药是一大包,外头明白写着:九味羌活汤;打开了,分了七副。正正常常的药。

陶行简紧紧闭着嘴,里里外外都看了,又递给孟姑姑。

黛玉看向雪雁:“谁送来的?”

“神武将军冯家,说是那天冯公子应宝二爷之邀,来咱们家陪宴。后来听说姑娘那日冒了风,身子不爽。

“如今又听说王氏二太太过身,恐姑娘伤心引得病重。冯夫人便令人送了这药来,让姑娘好生调息,保重身体。”

雪雁有些惴惴地看了昭明帝一眼。

孟姑姑瞟了一眼那药,点了点头:“是治风寒的。”

陶行简不信。

孟姑姑叹口气,扒拉着药材给他看:“黄芩、生地黄、苍术、白芷、甘草、细辛、防风、川芎、羌活,没错啊!”

陶行简这才作罢,又叮嘱黛玉:“他家冯紫英跟贾府那个宝玉、薛家那个薛蟠,他们关系最好。以后少跟他们来往。”

黛玉笑着答应:“我记得了。”

“还有他们家东府。贾珍上的折子,陛下已经照准。他们家估摸着会等王氏的葬礼过去就离京。这中间难保不想找你说情什么的,你不要理他们。”

陶行简唠唠叨叨,“还有那个薛家。如今贾家他们是靠不上了,只能靠王家。偏我听说,王子腾的夫人跟这个小姑子关系极差。

“以薛家商贾出身的厚脸皮,难保不来聒噪你。好在如今有了太后这道抄经的旨意,你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,万万别心软,听见没有?”

黛玉乖顺点头,一一记下。

昭明帝在旁边看傻子一样地看着陶行简,半晌,终于不耐烦了:“她能一兜儿把贾家王家和那几家子都装进去,这些还用得着你嘱咐她?!快走吧!”

陶行简想想也是,忽然有了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感,忍不住上手拍了拍黛玉的额头:“总之,别担心,少耗神,养息身子是第一的!”

黛玉笑吟吟地点头:“是。”

昭明帝简直没眼看,撩袍往外就走。

黛玉陪着陶行简走在他身后,直送到二门,林之节赶着车在门口等着。

昭明帝和陶行简上了车,再度从侧门悄悄出去,混入人群。

这边黛玉回房,这才肃然看向孟姑姑:“药有什么问题?”

“防风和细辛两味,有一包子里头,药量多了一倍。”孟姑姑把药摊在桌上,轻声道,“看来,这冯家是知道了点儿什么,所以来提点姑娘的。”

防风,细辛(心)。

黛玉心下稍缓。

这冯紫英是个利落性子。他父亲神威将军冯唐,在朝中也是个敏于行讷于言的人。只是他父亲在朝中的站队实在模糊,唯一知道的,就是冯家跟贾家的关系十分要好。

甚至当初秦可卿病重,也是冯紫英不避嫌疑,介绍了杏林高手来给她看病。也就是因为这位高手的诊治,秦氏病情好转,才逼得王夫人动了巫蛊魇镇之术,迅速了断了秦氏的性命。

所以,看来秦氏的身份,冯家至少是知情者。

这样一来,王夫人之死即便他们联想到自己身上,想来也不会怪罪自己胡来。那么这警示的药包,只怕是在外头知道有人要对自己有所动作了?

“事情倒也不大,人情记下便是。”黛玉就命雪雁走一趟,去冯家道谢,顺便告知他们“太后诏见过了,吩咐姑娘闭门抄经祈福”。

这个消息从这个途径散布出去,倒也合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