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事情能有这么巧(1/2)

“我在衙门多年,一开始没注意也就罢了。可不过两三天,我就发现,这个‘父亲’,根本就是个拐子。

“而这个被拐来卖的小姑娘,正是当初甄爷家看灯走丢的女公子:甄英莲!”

听到这里,孟姑姑已经勃然大怒,张口便道:

“你既知道那是个拐子,这姑娘可怜,又是故人之后,你又身在衙门,万分便利,为何不助她脱困?!”

“小僧也曾跟浑家商议此事,救了她倒也不值什么。可事隔多年,唯有这姑娘眉间一点胭脂记可为作证。

“我早得到消息,甄爷家被烧后,便带着妻子去投他岳丈,后来不知怎的出了家,跟着个疯道人走了,踪迹皆无。

“他娘子思念女儿丈夫,没几年也过身了。

“我连个证人都没有,只靠自己这张嘴,能不能说得过拐子,有谁知道?

“何况,”觉善叹气,羞愧低头,“浑家又说,就算真救出来了,只怕还要养着她。我那时日子逍遥,也不愿多事。

“不几日,街上的一个小哥儿,家里颇能过得去的,看上了这孩子,跟拐子兑了银子。又极看重,要待三日后过门,立誓不娶第二个了。

“我想着,既在左近,日后可以照看一二。又是个好归宿,郎才女貌的很是相配。我心里倒也松快了。

“谁知那拐子又将她卖给金陵那呆霸王薛蟠,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逃走……”

黛玉听到这里,也不禁责道:“那薛蟠打死了那公子,抢了英莲。你分明知道是他不对,如何竟没告诉知府?”

“如何不曾说?”觉善苦笑,“说了。那一任的知府大人恰好因事被免,正在打点自己的前程,怎会为一个孤女得罪金陵四姓?

“后来来的那位知府老爷,我倒认得。”顿一顿,看一眼屏风,“郡主想来也认得。”

黛玉眉梢轻动:“你知道那贾化乃是我幼年的西席老师?”

“呵,贾大人将此事挂在嘴边,处处炫耀。谁人不知呢?”觉善忍不住冷笑一声,自己又深吸一口气,低下头去,念声佛,这才继续说道,

“我也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告诉了他。因为当年他不过一介穷儒,自胡州上京,没了盘缠,寄居在我寺内。

“还是甄爷不忍他十年寒窗被埋没,所以赠了他五十两纹银、两套冬衣,他才能进京赶考,做了大官。

“可是他呢?先碰上了甄家娘子,要了人家的丫头做二房。说什么替人家寻女儿。可是这恩人的女儿真在眼前了,又为了四姓的势力,当了睁眼瞎。”

觉善苦笑一声,“我和他相识于微贱,他不愿意让人知道他当年那副穷酸,以及那时背恩负义之举,所以胡乱便找了个借口,把我充发了三千里!”

黛玉和孟姑姑都听愣了。

所以,觉善和尚竟是贾雨村的贫贱谄媚和忘恩负义两样最不堪行径的人证?

以雨村之奸狡狠毒,充发这位师父,简直是板上钉钉的!

“所以你被流放去了哪里?”黛玉不禁问。

觉善惨然一笑:“西北,与边军为奴。”

这一下,连楚刈都有些同情地看着他。

给边军为奴,二十几岁、细皮嫩肉,可不是什么好经历。

觉善感觉到了室内的沉默和同情,自嘲笑一笑,道:“到了西北,我捱了一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