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诗情画意(1/2)

王正才在营地住了几日。

跟孩子们相处的很紧密,悉心教导他们与狗相处的细节。

孩子们很喜欢他,常围在他在身边,听他讲以前的事。尤其穷苦时节,与狗子们相依为命的事,总让人心里生出别样的温暖。

大家抱着自己的狗崽,静静地听着他叙述。

故事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,也不够惊险,只是听着很舒心。

论惊险,大家是不缺的。

营地周围时不时有丧尸路过。

所以,众人厌倦了惊险。

王正才终于又到了离开的时候,领着他的狗子们,跨出院门,往远处走。孩子们跟着,心里万分不舍,想把他留下。

老王转头,见着一双双清澈的眼睛,胸中情绪涌动。

他笑了笑,露出黄褐色的牙齿。

张文书和赵世清陪在他左右,往前送送。

这也算形成了惯例,当时张强每次离开,他也就站在院门边看着远去。轮到王正才,便会送上很远。

“这边的农忙即将开始”,张文书背着双手,缓步走着,“虽说都没什么经验,到底人多,应该不会耗费太多时间。你这边回去之后,慢慢做,别着急,到时候会有人过去陪你一起。”

王正才憨厚地笑道:“嗐,我能走能动的,又不是七老八十,哪好意思让人帮忙。”

张文书呵了一声,说道:“有什么不好意思的,你的狗子背上,背了好多东西。你要是真不好意思,要不,还给我?”

赵世清在一旁哈哈大笑。

仲黎黎几个女的,也止不住翻白眼。

王正才被说的越发不好意思,也不答话,只跟着别人憨笑。

仲黎黎哼道:“文书哥,你这人呢,总体可以打九十九分。但这张嘴太多余了,要扣掉九十八分。”

“哦,好歹还剩一分,还行。”

张文书是无所谓的,又没有女朋友,要高分干啥。

赵世清说道:“等过几天,文书兄和小陆要外出一趟。到时候我带队过去吧。领着孩子们去看看,帮忙掰玉米,顺便也让狗崽们回去跟亲人团聚一下。”

王正才闻言,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

张文书补充:“顺便带点玉米回来。”

送别的路,总嫌短暂。

走着走着,便到了,似乎还有一肚子话未说。

张文书握着王正才的手,用力甩了甩,轻声说道:“老王,回去之后,注意身体,别太劳累了。关于我说的农忙的话,放在心上,我有安排的,明白么?”

王正才听他说的正经,忙用力点了点头。

“行了,走吧,送老头千里,也要一别的。早点回去吧,尽量赶上吃午饭。”

张文书挥挥手。

王正才与众人告别,领着狗子们,往远处行去。

大狗们走了几步,见众人不再跟上。

又转头跑了回来,围在孩子们身边,摇头摆尾,哼哼唧唧。

王正才接连唤了数声,它们在回到他身边,依然是一步一回首,十分不舍。

孩子们怀里抱的狗崽,望着大狗们,则发出呜呜的声响,不安且不舍,听着十分可怜。它们稚嫩的声音,远远传去,飘散在风里。

众人回了营地,饮了些水,便开始准备收割的事情。

男女老少总动员。

镰刀磨的锋利,草帽也提前戴到了脑袋上。

张文书领头,一行人浩浩荡荡,往庄稼地进发。

风吹过稻田,金色起伏,涌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涛。鼻间是太阳炙烤过大地与植被的气息,耳边是虫鸣与鸟叫。

人们走在金色的波浪里,仿佛入了画中。

众人下意识地伸手,拂过稻田。

沉甸甸的稻穗,打在人的手掌里,让人心中也变得沉甸甸的。

张文书叼着烟,用手掀了掀帽檐,下意识地露出笑容。

这是丰收的气息。

众人也都喜气洋洋的,看着垂着的稻穗,心里说不出的满足。它们本身就意味着充足的食物,同时,还带来了许多别的东西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