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第三条路(1/2)

江州水系丰富,山水之间,风景一流,尤其是在冬季,依旧是群山碧绿,远山处,云雾袅袅,颇有诗情画意。

在大江村的一处高点,众人停下了脚步。

江大国指着指着下方说道:“大江村的整体耕地就在这了,今年并进来两个村子,所以允许我们再开一片地。”

“现在已经连城一片,那一片都是明年的耕地了。”

众人都点了点头。

“叔,村里现在多少人口了,大人孩子都算上。”

地方看着不小,但是今年涌进来的人不少。

“翻一倍还多,现在三千出头了。”

听到这个数,再朝下看看,李星锋大致有数了,前世做房地产,看的地多了,扫一眼,他对于占地面积,心理也有个大概。

“咱们江州人口大省,但是人均耕地面积,咱全国应该是排名靠后的。”刘为民显然也是明白了李星锋的意思。

“受制于地理条件,普通的农业发展方式,完全在这里行不通的。”

“刘伯伯,您说的不错,这点我同意,普通的方式无非就两种,第一,增加耕种面积来增加收入,第二,提高产量来增加收入。”

“这两条,在咱们江州完全走不通,所以我们只能走第三条路。”

刘为民皱着眉头,若有所思的点头后再次说道:“你想说你在大江村搞得养殖?”

“这个我知道,我从江州走之前,特别强调过,把这个推广出去,从这两天我收到的数据上看,他们推广非常不错,进度之快,超过我的想象。”

这话没说错,就连李星锋都没想到推广到周边的二十七个村子了。

仔细一想,道理很简单,都穷怕了,看到这个几乎不用投入的致富路子,肯定是不会放过的。

以利驱之!

“刘伯伯,你只知道其一,你不知道这其中我们的难处啊,缺技术人才啊,养殖这玩意,是要专业技术指导的,现在地方畜牧的同志,看到我就跑。”

“现在江州大学畜牧系的学生,我给钱都不来了,现在就教授的几个研究生帮我撑着的。”

李星海是知道刘为民的,立马见缝插针的提出困难。

你重视就好办啊,你要是真重视,就帮我解决困难。

李星锋笑了笑,大哥,着急了啊!

你这纯纯属于逼着人家帮你说话嘛!

不过,李星海的心态李星锋也完全理解。

头一次出来做事,虽然他一直帮着出主意,也一直帮着提供人脉关系,但是做到如今的场面,还是靠他自己的。

肯定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心血出纰漏,肯定事事求完美。

关于缺人到什么地步,和刘为民一路走过来的途中,雕哥专门拉着他在队伍最后讲了不少。

李星锋是哭笑不得。

人家大学生来了,基本上一进村,没有个二十四时出不去。

几十个技术员跟在后面,拿着小本子,一个个的排队问。

不讲明白,不给教会,坚决不让人家走。

还有畜牧的同志也是如此,听说最忙的时间,把人家畜牧的同志按在这一周。

每天就给六个小时睡觉,剩下的时间,不是在看兔子,就是在看兔子的路上。

用他们的话说就是:“病害发作的时候,可完全不管你困不困。”

李星海猛然的插嘴,让跟在刘为民身后的几个干部表情都变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