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2章 你在做题,但是我有答案(1/2)

在股市交易中,短平快这种模式,极其考验经纪的综合水平。

严格的讲,能进行短平快交易的,至少都是高级交易员。

老刘听到李星锋这第二个提问,才知道卷子背面的大题不简单。

因为短平快交易,需要交易员对企业了解同时,还需要对市面上的金融机构也要了解。

企业是基本盘,金融机构是变数。

因为金融机构和游资在交易市场买卖,会引起价格的变动,这个变动,才是短平快的精髓。

一般的短平快,赚的就是这个钱。

老刘面色凝重,仔细思索了下:"老板,短平快风险太大了,我这里有几支性价比很好的股票。"

李星锋摇了摇头:"我问什么,你回答什么好了!"

通过老刘的话,李星锋感觉到这老经纪可能误会了什么,但他不是专业的经纪,想不通其中的关节。

李星锋之所以有这个提问,那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有标准答案的。

这等于是别人参加高考都是闭卷,只有他是开卷照着答案抄。

当然,他抄的不是答案,抄袭的是大势。

八十年代,世界经济史上,有一个行业是起飞的,而且是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起飞的。

就比如九十年代末,以计算机为主的半导体行业起飞。

两千年以互联为首的网络科技公司起飞。

这样的风口,猪都起飞。

八十年代,同样有一个行业如此,那就是糖。

八十年代,全球的化工都在复苏崛起,糖的产量和成本逐渐压缩的同时,不少生物公司还发现,人类是对糖有成瘾性依赖的。

重点的是,糖跟其他的东西对比,危害几乎微乎其微。

而且吃糖,能给人带来快乐!

你以为你吃的是糖,其实在资本家的眼里,他们是把糖当做鸦片来卖的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市面上的饮料,零食,几乎都是有糖的。

当然,这都不是重点,那天的报纸像是打开他脑海里的潘多拉魔盒。

他想起很多前世看到的资料。

八十年代,有个公司的股票起飞了。

短短两个月的时间,股票就从几美刀涨到了21美刀。

而且大家以为这只是昙花一现,但是这个公司以极高的利润稳住股价,在后世股票依旧维持在23美刀,波动极小。

在李星锋看到的那篇财经信息中,还有一部分花边新闻,因为涉及到江港,所以他也看的很仔细。

那就是这家全球性的大公司,八十年代在江港是有代工厂的。

李星锋现在都还记得,这家公司叫做不凡帝集团。

这就是他为什么筛选糖相关的企业。

如果港股内有这家企业的代工公司,股价必然也会跟着上涨。

为什么这么肯定?

当然是因为这家公司很牛,两个月股价2美刀涨价到21美刀的底层逻辑就是因为这家企业在全球疯狂扩张。

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球销量布局。

而在亚洲的布局,就在江港。

比起八嘎国和西八国,江港更加有性价比,材料和人工都更加的便宜。

李星锋买不到不凡帝的股票,除非他去鹰酱的交易所,但是他希望能在江港买到代工企业的股票。

整个亚洲代工业务,足以让代工企业股票起飞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