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两项制度改革(1/2)

接下来,高翔就按照万历皇帝的意思,将自己的改革计划写成奏章。

就如同向万历皇帝阐述的那样。改革分成两大块。一块是征收商税,另一块是增加官员俸禄。

而进程则分成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选取一个商业水平一般的州府进行试点,测算商税征收比例,测算官员日常花销,进而确定各级官员俸禄的增加额。

最后是保障机制,锦衣卫与御史严查商户偷税行为,官员贪腐问题,确保制度能够顺利执行。

最后,高翔表示,制度建立后,还需建立定期俸禄增加机制,确保官员生活水平不下降。但这需要后期经过大量的测算,才能确定。

万历皇帝召集内阁大臣、六部尚书,都察院、大理寺、翰林院、五军都督府、锦衣卫等部门也都派员参加。

因为涉及到所有官员,万历皇帝为了慎重起见,将大家召集起来,研究此事。

太监面向众人,开始宣读高翔的奏章。

高翔由于品级低,因此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。

事先,万历皇帝将高翔的奏章交给了内阁首辅赵志皋、内阁成员张位、沈一贯,让他们认真研究了一下。

至于其他官员则是第一次听到高翔的奏章。

赵志皋等内阁成员由于事先看过奏章,并且已经明白万历皇帝的意思,再加上此举能够将灰色收入变成合法收入,确实是一项好的举措。因此,三人先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,表示同意。

吏部尚书李戴认为如果能够顺利执行这两项政策,势必会增加官员的积极性,提高大家的办事效率,是个好制度。

户部尚书杨俊民虽然也表示同意,但是他担心,收缴的商税如果不能抵顶官员增加的那部分工资,那么就会增加财政负担,就会起到弄巧成拙的作用。

礼部尚书余继登、兵部尚书田乐、刑部尚书萧大亨、工部尚书杨魁都没有明确表态,只是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官话。

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,左都御史温纯明确表态,反对实行这两项制度。他的理由是,官员俸禄乃是太祖皇帝制定的,如果擅自改动,有违祖制。并且增加官员俸禄,会养成奢侈的习惯,对大明、对朝廷不利。

征收商税则会增加百姓的负担,农民尚有土地种植粮食,解决口粮。而做生意的百姓只能是靠每日的买卖度日。这么做,容易引起民愤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温纯的观点一抛出来,有些人就受到了他的影响,当场表示,同意温纯的观点,反对实行。

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。

万历皇帝起初先让几位内阁成员看奏章,就是传递自己的态度。由他们率先表态,进而带动大家都同意推行这两项制度。

开始时,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。余继登、田乐等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同意,但是也没有反对。

温纯的反对,完全出乎万历皇帝的意料。征收商税也好,增加官员工作也罢。都不影响督察院的正常工作。相反,还能增加本部门人员的俸禄。

可以说,温纯就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
可是,事情就是这么出乎意料。温纯就当场表示反对了。

并且有些摇摆不定,犹犹豫豫的人,竟然也被其所影响,支持他的观点,表示反对。

万历皇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,但是他又不好发作,毕竟是其召集大家征求意见的。既然是征求意见,那就允许发表不同意见。

赵志皋见皇帝有些不高兴,就请示道:“皇上。眼下,群臣意见不统一。是不是在研究研究,再做决定。”

万历皇帝并没有当即表态,内阁成员沈一贯见此情景,拱手说道:“皇上。臣觉得在场的各位无非是两种观点,一种是表示支持,一种是表示反对。少部分未表态。即使再研究研究也是如此。不如让祥云伯找个地方先搞个试点,看看效果如何?到那时是否实行,就非常清楚了。大家也不用在此争论了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