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难题终得解决(1/2)

高翔正被婚事整得焦头烂额的时候,孙承宗前来看望高翔。

自听从高翔的建议,到祥云伯府寄居,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,孙承宗在祥云伯府每日废寝忘食地学习四书五经,为科举进行积极备考。

高翔回府后,特意去看了一次他,并嘱咐下人一定要照顾好孙承宗。

孙承宗也是无意中听下人说起,祥云伯为了救魏家大小姐,身受重伤,现已送回府内。

见到祥云伯后,孙承宗说道:“伯爷。听说您身受重伤。我听了十分心急,特来看望。看伯爷的气色,还得慢慢调理呀。”

高翔笑着说道:“就是失血过多造成的。没有什么大碍。你就乣担心了。对了,复习的怎么样了?我听下人说,你最近经常挑灯夜战。这可不好。离明年科举还有些日子,你不用这么紧张。按部就班复习全面,即可。再说你作为教书先生。日常教授学生的时候,也是复习的时候。”

孙承宗苦笑道:“伯爷有所不知。我都这么大年纪了。记忆力较以前有了大幅下降。我不得不反复进行记忆,方能有些效果,时不我待呀。”

高翔劝慰道:“孙先生。科举考试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。但是,答题方式有严格的限制,这就导致考生只追求语句的排偶,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在含义。我个人觉得这不是很好。”

孙承宗听了,感慨道:“祥云伯所言极是。现在细想起来,我年轻时,就是过于注重阐述自己的观点,而忽略了语句的排偶。这才导致屡次参加考试都名落孙山。一气之下,我放弃了科举,开始专心教书。”

高翔笑着说道:“这次考试,我希望你能按照朝廷的规则进行答题,注重语句的排偶,以符合考官的要求为原则。然后才是文章的要义。这样做,我保你能够榜上有名。”

孙承宗经历了这么多年,对于高翔的话,深信不疑。祥云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己这么多年科举失败的原因。这是一位高人呀。他不由地更加佩服高翔了。

看着郁郁寡欢的高翔,孙承宗问道:“看伯爷的样子,好像有什么烦心事。不知我能不能帮上忙?”

高翔身旁的这些人,要么比较年轻,要么就是单身。对感情方面可以说是一窍不通。

而孙承宗就不同了。不仅社会阅历丰富,而且早已经娶妻生子。本人又足智多谋。

想到这里,高翔就将皇上赐婚,陈矩筛选了三户人家。经过这几天的交流,这三家的女子都有意嫁给自己。这让自己无法选择,不知该如何抉择。

孙承宗听了,笑着说道:“祥云伯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。这件事解决起来非常简单。”

高翔听了,大喜,忙问道:“孙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?那我感激不尽呀。”

孙承宗分析道:“既然三女都想嫁给你,那你就全都收了,岂不是美哉。遂安伯的妹妹陈尚香与你志同道合,自然是正妻。而魏青萍与刘翠莲都倾心于你,并且双方家长都表示,可以做妾。那么就直接将二人纳妾,不就解决了吗?”

高翔为难地说道:“这个我也想过,可是皇上赐婚,只是赐你明媒正娶的正妻。纳妾又岂能是皇帝赐婚范围之内?如果这样岂不是触犯皇帝的威信呀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