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 长远考虑(1/2)

送走陈尚香三女,高翔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抗击荷兰人的斗争当中。

据周全报告,自那次荷兰战队战败逃走之后,这段时间荷兰人并没有到福建沿海侵扰,沿海百姓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生活状态。

高翔听了,问道:“那次战斗,荷兰人与我军的伤亡情况如何?”

周全就将战后的统计,向高翔做了一一汇报。不得不说,那次战斗,明军获得了大胜,而荷兰战队光战船就损失了二十多艘。人员伤亡也十分惨重。

高翔看着面露喜色的诸位将领,说道:“大家也都十分辛苦。朝廷接到战报之后,定然会论功行赏。下一步,咱们如何行动,还是得讨论一下呀。”

英国公张维贤认为,荷兰人经此一役,定然是被己方打怕了。而且对方战船损失惨重,大规模入侵是无法组织了。只许派遣战船,做好日常巡逻,防止敌人小股侵扰即可。

王道青、周全等人也都持这一观点,纷纷表示同意。

不得不说,英国公张维贤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战斗已经取得胜利。敌人损失惨重,不可能马上派遣大部队卷土重来。或许会像以前那样,派遣小股部队前来侵扰,上岸抢夺粮食、物品,甚至女人。进行日常海上巡逻,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方法。

但是,这个观点只是考虑了眼下这段时间。从长远角度来看,还是有一定的弊端的。

如果给荷兰人喘息的时间,他们依托东番(今宝岛台湾)进行休生养息。假以时日,待其恢复实力之后,定然还会侵扰福建沿海。到那时,不仅百姓还得遭殃,对抗其战队,朝廷还得劳民伤财,消耗甚大。即使获得胜利,也得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因此,对于大明来说,趁其比较弱的时候,主动出击,一举收复东番(今宝岛台湾),使其退出大明沿海,方能为大明换来真正的和平。

高翔就将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、原原本本地向在座的诸位将领进行了阐述。

英国公听了之后,夸耀道:“我原以为自己的想法已经很好了。听了祥云伯的观点,我觉得还是主动出击,趁虚而入,才是最好的办法。”

王道青、周全等人对高翔的高瞻远瞩、运筹帷幄是赞不绝口。纷纷表示同意。

高翔看见大家都支持自己,就笑着说道:“这个方法虽然很好。但是,如何将这帮荷兰人从东番(今宝岛台湾)驱除走,还得进行大量的侦查工作。毕竟我们对于他们的驻地知之甚少。另外,我们是远途进攻,后勤补给一定要跟上。对方以逸待劳,依托岛上的堡垒、工事进行抵抗,仅靠战船是无法攻上东番(今宝岛台湾)的。

因此,对于登陆战,我们还得进行训练。”

王道青听了,表态道:“祥云伯。你就下命令吧。需要我们做什么。我们一定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。”

高翔一听,环视了一周,说道:“丁尧率领特种部队秘密潜上东番(今宝岛台湾),刺探荷兰人的军情。周全派遣战船予以配合。

王道青抓紧训练祥云卫的登陆作战,就以旁边的金门岛为试验场。另外浙江水师也要抽调一个卫的兵力,参与到登陆作战的演练当中。毕竟,仅凭祥云卫的兵力,有些欠缺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