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2章 统一思想(1/2)

高翔沉吟道:“我查看了大明早期的资料,这个东胜地势非常重要。我们占据此地,并且筑城。在配以军队防守,就可以在其周边地区放牧、耕种。”

吴胜早期在延绥镇的镇羌所镇守,曾有幸到过东胜这个地方。他说道:“祥云伯说得不错。我曾经镇守镇羌所时,有幸到过此地。

此地位置确实非常重要。只是,如果蒙古各部联合起来攻城。

这里就会成为孤城。到那时,内无粮草,外无援军。结果只能是失守呀。”

周占全听了,不以为意,说道:“当蒙古大军围城的时候,片头关所、镇羌所、威远卫等卫所可以驰援东胜。如果敌人赖着不走,那我们就里应外合将其一举歼灭。”

高利刚听了,冷笑道:“你太小瞧蒙古人了。如果他们几路大军同时进攻呢?”

这句话说得周占全哑口无言。

不得不说,高利刚说得非常有道理。当年的土木堡之变,也先就是四路大军进犯。

如果是这样的话,各地只能疲于应对进攻自己的敌军,哪还有兵力去增援远在塞外的军队。

将领之间因为意见不同,发生一些争吵也很正常,但是,高翔也担心,这些将领初次见面,因此产生矛盾。要知道,这些人都是当地军队当中的佼佼者,能够当上指挥使的,可以说是军功卓越,能力超强。都是凭本事获得的。

于是,高翔笑着说道:“大家说得都有几分道理。对于蒙古大军的攻击。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。第一,建造城池的时候,我们要建的又高又大,城外的护城沟一定要又宽又深。城墙上的火炮也要部署那些口径大,射程远的重炮。

第二,城内应大量囤积粮食,并且开出一片田地,种植土豆,以备敌人围城时,有充足的粮食。

第三,对于迁过来的流民,日常也要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。日常为民,战时为兵。这样可以增加兵力。

第四,只要我们坚守住,蒙古大军的粮草接济不上,自然会退军的。

最后,我希望咱们占领东胜,建造城池之后,蒙古大军能够前来进攻,这样咱们也有机会让这帮蒙古人见识见识大明军队的实力。”

高翔的这番话,不仅解决了大家的疑问,而且表明了今后的计划。

诸位将领听了,纷纷夸耀祥云伯见解独到,考虑周到。

无形之中,大家的意见得到了统一。

最后,高翔宣布三日后出发,直奔东胜。

众将得令后,下去准备去了。

这段时间,不仅工部安排的剩余工匠来到了灰沟营堡,并且京城方面又分几批来了三万多流民。

这么多人,一天的粮食消耗都是惊人。

所幸高翔率领祥云卫来到此地之后,就组织人员大量种植土豆。

高翔对土豆种植的研究,从未间断。经过不断的改良,生长周期为六十日的土豆,产量在逐步提升,已经达到生长周期为九十日的土豆产量了。

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。

高翔安排流民在灰沟营堡附近种植了大量的土豆。按他的计划,待自己攻下东胜。在那里建城的时候,这批土豆已经成熟了。就可以作为大家的口粮了。

三日后,部队按时出征了。高翔率领着祥云卫打头阵,左右分别是姜波部和吴胜部。流民和工匠在中间。两旁是赵春德部和周占全部负责防守,而高立刚部则负责断后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document.write ('');